本报讯【全媒体记者陈莉莉 通讯员刘晨光 金娅妮】“真的感谢民警,不仅帮我追回来4万多块钱,还让娃子这次生日过得非常有意义!”11月21日,说起孩子因为刷手机遭遇电信诈骗的经历,胡女士百感交集。
11月4日,高新区团山派出所接到市民胡女士报警,称女儿小语在家使用手机时遭遇诈骗,累计花出去4万余元。
民警康少东详细询问得知,小语当天在家刷抖音、快手短视频时,被一则“扫码免费领取游戏皮肤”的广告吸引,扫码后添加了所谓“客服”微信。随后,一名快手用户联系小语,发送伪造的民警证件截图,谎称小语涉嫌违法,威胁其若不配合操作将抓捕其父母并判刑,还通过视频通话进一步施压。
年幼的小语被吓得不知所措,按照对方指示多次扫描二维码转账、消费。胡女士接连收到扣款短信,累计有4万余元。她询问缘由后当即确认孩子遭遇了诈骗,强行制止其继续转账,安抚其情绪并报警。
康少东敏锐意识到,既然是网络消费,那部分消费订单可能仍处于未完成状态,资金尚未被诈骗分子取走,存在拦截挽回损失的可能。他立即行动,逐一梳理涉案订单信息,第一时间联系相关消费平台,详细说明诈骗案情,请求协助拦截订单并原路返还消费资金。
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资金守护战迅速展开。民警持续跟进沟通,平台方积极响应。双方紧密协作,成功进行资金拦截。最终,涉案款项全额退回。
一切结束后,民警得知小语马上就要过生日,当即利用这宗圆满解决的诈骗案,用讲故事和揭秘真相的方式,为小语详细讲解电信诈骗的套路和不法分子的话术,将安全知识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小语。
“未成年人社会经验不足,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。”康少东提醒,家长应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监管,设置支付限额、开启消费提醒,同时普及反诈知识,告知孩子切勿轻信陌生二维码、陌生来电的转账要求,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告知家长或报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