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经验成为全国范例

作者:吴芳

本报讯【全媒体记者吴芳 通讯员向芙宣】近日,由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、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联合编制的《中国儿童友好城市发展报告(2025)》正式发布,襄阳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践作为典型案例入选报告“友好推进篇”。这标志着我市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方面的探索获得国家层面认可。

2024年,襄阳市入选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名单,随即启动以儿童需求为导向的城市更新行动。我市创新建立由市长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机制,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纳入年度民生实事项目,并安排专项资金300万元,由市妇联牵头打造“襄宝宝”社区早教服务站体系。这些服务站不仅是托育场所,更成为融入社区生活的“儿童友好微细胞”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我市创新建立儿童参与机制,通过组建儿童议事会,推行“儿童参与六步工作法”,让儿童真正成为城市建设的参与者。去年,一名儿童提出“上学路坑洼”问题,经孩子们实地调研、绘制隐患地图后,最终推动市政部门完成路面修缮并增设安全设施。截至目前,儿童提案已推动解决27处公共安全隐患。

从政策设计到空间改造,从服务提升到文化培育,我市正在构建全方位的儿童友好城市生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