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报讯【全媒体记者赵玲 通讯员邵本刚】62岁的张大妈(化姓)每天早早起床买菜,回家后又忙着拖地、擦桌子、提水浇花……5个月前,张大妈渐渐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了,总觉得右肩膀痛。“人上了年纪,偶尔肩膀酸痛再正常不过。”想到这里,张大妈便贴着止痛膏继续干活。
就这样,肩膀疼痛一直没有缓解。张大妈认为自己得了肩周炎,又听说做“爬墙”动作可以治疗肩周炎,便每天忍着剧痛练习“爬墙”动作、甩手……
坚持了4个月后,张大妈再也忍不住了,经常在半夜痛醒,右手一点力气都没有了,根本抬不高。经多方打听,她走进了襄阳市中医医院运动医学科诊室。
在运动医学科专家门诊,接诊医生代百发发现,张大妈的右手几乎抬不起来。考虑到张大妈的年龄、症状,代百发认为张大妈没有得
肩周炎,为其安排了肩关节磁共振检查。结果显示,张大妈患有严重的肩袖损伤。
“张大妈肩膀疼痛是因为肩关节里面的肌腱断了,而之后的用力锻炼使得肌腱断裂更加严重。”代百发介绍,肩关节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、最灵活的关节,但具有易损伤、伤后难恢复的特点。肩袖是肩关节周围的肌肉,像“衣服袖子”一样包裹保护着肩关节。肩袖损伤到一定程度是无法自行修复的,就像“衣服袖子”破了洞一样,不及时缝补会越撕越大。
之后,代百发带领团队通过微创肩关节手术为张大妈缝上了撕裂的肩袖,将断裂的肌腱拉回原位缝合并加固。手术顺利,张大妈肩关节疼痛很快缓解。之后,经过康复医学科系统的康复训练,张大妈逐渐恢复了肩关节的活动能力。
代百发说,像张大妈这样把肩袖损伤误当做“肩周炎”的病患很普遍。他们往往自行进行错误锻炼,使得病情加重,最后不得不接受手术治疗。
如何区分肩袖损伤和肩周炎?
代百发表示,肩周炎也称冻结肩,多发于45—55岁的人群,且更年期女性多见,是以肩关节囊粘连、关节滑膜增生渗出为特征的无菌性炎症。肩周炎引发的疼痛,白天、夜晚区分不大。
肩袖损伤多发于55岁以上人群,喜欢打陀螺、打羽毛球、钓鱼的人都是高发人群。肩袖损伤引发的疼痛,夜晚比白天剧烈,患者往往会被疼醒。肩袖损伤会导致肌力下降,患者会出现上举困难的情况。
肩周炎没有明确诱因,通常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里疼痛会逐步缓解,“爬墙”动作、甩手等可以改善肩周炎症状。肩袖损伤患者要限制活动,治疗肩袖损伤的最佳方法就是微创手术。
50岁以上的人出现肩关节疼痛时,可口服抗炎镇痛的药物、做理疗,如果症状在3个月之内没有得到明显缓解,就应该做磁共振检查。